市中心一小区业主惊讶发现:走了20多年的“内部道路”竟是市政道路

Connor MXC抹茶交易所 2025-10-23 4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敏华

“这条路我们已经走了20多年,从没想过它竟是一条市政道路。”最近,施家花园业主遇到了一件令他们哭笑不得的事情——一条贯穿小区的道路,他们曾一直以为是小区内部道路,突然被政府部门告知其实是市政道路。

施家花园位于上塘路与朝晖路交叉口东南角。业主们说的这条道路总长约270米,北面起点位于朝晖路,入口在嘉汇大厦和联锦大厦(施家花园两幢商住楼)之间,自北向南纵穿整个施家花园。在常用导航软件的地图上,这条道路没有任何名字。

正是这条不足300米的无名小路,如今陷入了争议的漩涡。那么,这条道路到底是小区内部道路还是市政道路?为何时隔20多年后争议才浮出水面?近日,记者对这一事件展开了调查。

市中心一小区业主惊讶发现:走了20多年的“内部道路”竟是市政道路

业主想趁旧改设置道闸

不料“内部道路”是市政道路

事件的起因,是小区业主决定将这条多年来熟视无睹的“内部道路”设置道闸,实现小区封闭管理。

施家花园是一个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商品房小区,去年2月列入旧改计划。

“这条道路的南北两端都没有设置道闸,不利于小区管理。所以业主就希望趁这次旧改的机会设置道闸。”施家花园业委会副主任潘伟军告诉记者,去年4月,这一方案获业主大会86%的支持率高票通过。

上个月初,业主期盼已久的小区旧改工程正式启动。然而,这条道路的改造计划却出现了变化。

市中心一小区业主惊讶发现:走了20多年的“内部道路”竟是市政道路

展开全文

道路现状

“9月18日,社区突然发布《道路改造方案公示》。《方案》显示,该道路已作为施家花园周边区域道路提升治理工程,建设单位为朝晖街道办事处。”潘伟军说,一开始很多业主不明就里,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意味着该道路不是小区内部道路,而是“周边区域道路”。

事实上也是如此。施家花园业委会向有关部门确认,得到的回复是这条道路待改造提升之后将移交市政。“一直以为这条路是小区内部道路,怎么突然就成了市政道路了呢?”潘伟军说,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多业主表示难以接受。

20多年来

这条道路一直由小区物业管理和养护

“施家花园算是杭州最早的商品房小区之一,其前身是工厂仓库和朝晖旧货市场。小区一期的房子建成于1997年,我是在1998年搬进来的。”施家花园最早一批业主同时也是小区业委会主任徐瑛告诉记者,这条路由开发商建设,交付后也一直由小区物业进行管理和养护。

“20多年来,这条道路的保洁以及养护工作,一直由我们小区物业承担。由于道路老化较为严重(水泥路面),物业也曾多次进行过小修小补。多年前,为了缓解小区停车紧张,我们还在这条道路上划了几十个车位……”徐瑛说,事实上业主一直以来都认为这是小区内部道路。

市中心一小区业主惊讶发现:走了20多年的“内部道路”竟是市政道路

道路现状

虽说这条道路20多年来一直由施家花园管理和使用,但这并非不能作为小区内部道路的铁证,对此业委会也心知肚明。

“出了这个事情之后,我们业委会震惊之余马上冷静了下来,当务之急是赶紧查找小区原始资料,寻找小区内部道路的证据。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资料都已经找不到了。后来我们多次前往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档案馆查档,总算查到了一些眉目。”潘伟军告诉记者。

业委会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小区设计总图,该图显示这条道路确实是在小区设计范围之内。不过,这只能证明该道路是和施家花园小区一体设计和建造的,并非是其法定“身份证明”。

而一份宗地图(紧邻该道路的部分楼幢)显示,道路并不在小区用地红线范围内。“我们没有查找到整个小区的宗地图,只有部分楼幢宗地图。后经了解,原来是开发商当年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采取多次分宗拿地拼盘式开发策略。”潘伟军分析说,如果开发商当初整宗地块一次性拿下,这条道路自然也就会在整宗地块的红线范围之内,而不会出现目前这种情况。

“从法理上说,我们无法证明道路在小区用地红线范围之内,那就不属于小区内部道路,这一点我们也能接受。不过,从我们目前手头上查到的资料看来,这条道路也没有明确标注为市政道路。”潘伟军说。

业主认可道路移交市政

但希望仍能实现“封闭管理”

“根据目前的规划图纸显示,这条道路是市政道路。”朝晖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既然这条道路在规划上一直属于市政道路,可为何20多年来一直由施家花园实际使用和管理,而且连个道路的名字都没有?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条道路一直没有纳入市政管理,此前一直由施家花园小区自行管理。”该工作人员说。

目前,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已经开工。现场的工程公示牌显示,道路将加铺沥青并对车位进行优化,工期75天。“对于这条道路,街道其实一直很关心。考虑到今年施家花园实施旧改后,小区环境可能与道路情况产生反差,街道积极争取到了道路提升项目,计划施工完成后纳入市政长效养护。”朝晖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关于这条道路的后期管理,经过多次沟通,目前业主方面已初步认可移交市政。但移交后如何保障小区业主权益,部分业主提出了现实诉求。

“如果今后作为市政道路使用,小区的封闭管理方案也将付诸东流。”潘伟军说,这是最让业主难以接受的,希望有关部门能给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比如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个折中方案——借鉴杭州其他一些老小区的做法,仍由小区行使道路“治权”,继续推进小区封闭管理;又比如在后期的市政道路车位使用上,给予小区一定的倾斜政策。

截至发稿前,相关事宜仍在沟通协商当中。

“如果20多年来有关部门从未告知这是一条市政道路,且施家花园小区承担了对这条道路的养护义务,这在法律上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无因管理’。按照法律规定,受益人有义务对施家花园进行适当补偿,比如后期在车位使用上针对业主给予政策倾斜。”浙江圣银律师事务所张双鹏律师这么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