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旗典范路·关键支撑⑩ | 阿坝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凸显

Connor MXC抹茶交易所 2025-11-04 4 0

擎旗典范路·关键支撑⑩ | 阿坝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凸显

“擎旗典范路·阿坝奋进时——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建设新闻行动”,是阿坝州新闻传媒中心精心策划并推出的新闻调研类栏目,将重点推出10篇“十个关键支撑”图文报道、系列短视频、10集专题片以及6篇“六个示范引领”主题报道,全面记录全州上下在中共阿坝州委坚强领导下,高站位谋划、高起点部署、高规格落实推进阿坝典范建设的故事与成效,全方位展现藏羌回汉各族儿女在阿坝典范建设征程中擎旗奋进的活力与风采。

架起党群“连心桥”

——阿坝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凸显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

在川西北高原,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阿坝雪山草地间格外醒目,一座座“连心桥”让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从理县官田村的“蝶变密码”到松潘县麦吉村农文旅深度融合,从汶川县货车司机之家的暖心服务到若尔盖县岭嘎村发展民宿经济留人才,阿坝州正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引领,谱写着一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乐章。

人才强村:

让乡村振兴后继有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阿坝州把培育本土人才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

茂县坚持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任务,扎实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培育三年行动,通过学历提升、培训考察、实战锻炼等多维赋能,高质量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38人,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擎旗典范路·关键支撑⑩ | 阿坝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凸显

展开全文

坪头村村干部参加“满羌情”人才交流活动

以茂县凤仪镇坪头村为例,2名后备力量通过组织锻炼,在村级事务中能够“独当一面”,与镇干部、乡贤能人精准结对,深度参与村级日常管理、项目推进等工作;参加“满羌情”人才交流活动,深入东部发达地区学习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发展、三资管理等先进经验;参与创办茂县苹果协会、民宿协会,以产业带动能力提升带富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不只是茂县,在阿坝州藏寨羌乡,基层人才辈出,通过组织培养、学习锻炼、产业引领等,让乡村振兴后继有人。

小金县八角镇蓝山村党组织党员带头参与基地建设,推行党员与农户结对帮扶机制;以“本土培养+引进指导”人才培育模式,引进优秀专业人才2名,培养本土人才4名,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热坤村新貌

红原县邛溪镇热坤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富村、人才强村”发展思路,以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为主线,以增加牧民收入为核心,以牧区基层治理为着力点,有力有序推进牧业提质增效、牧区文明进步、牧民增收致富。

擎旗典范路·关键支撑⑩ | 阿坝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凸显

岭嘎村民宿岭王子·囊钦庄园

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岭嘎村秉承“支部引领、文化搭台、产业助力、共同富裕”思路,整合闲置集体土地,统筹资金710万元,打造2400平方米的民宿岭王子·囊钦庄园,建成30间藏式风情精品客房、藏餐厅、“藏巴克”乡村书咖等。民宿吸纳本地群众就业24人,带动村内发展民宿接待及旅游相关行业20户,让本土人才安心留下来。

近年来,阿坝州通过人才引进、回引、培养,打造了一直带不走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产业支撑:

推动“党建+产业”深度融合

“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这已成为阿坝州基层党建的生动实践。

作为阿坝州南大门,汶川县年过境货车超200万辆,常年以车为家、以路为伴的在途司机1万余名。2022年,汶川县投入56万元,在威州镇新桥村建设货车司机之家,每年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带动本村群众12人就业。

擎旗典范路·关键支撑⑩ | 阿坝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凸显

汶川县货车司机之家

据悉,新桥货车司机之家按照“有党组织覆盖、有学习载体、有客房设施、有物资保障、有管理机制”五有标准建设,配套党建阵地、快递驿站、共享厨房、洗浴设施、便民超市等设施,切实解决货车司机“停车难、就餐难、休息难、学习难”等问题。

货车司机之家为货车司机解决了难题,也发展成了特色产业,成为阿坝州“党建+产业”深度融合的典范。

擎旗典范路·关键支撑⑩ | 阿坝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凸显

官田村苹果产业

在理县杂谷脑镇官田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成立苹果、民宿、林麝养殖三大产业党小组。由党员示范户牵头推广种植“秦脆”“黄金维纳斯”等矮化密植苹果新品种,同时配套建设冷链仓储、邮政直邮网点,实现“果园直达全国”;党员带头开发“红军长征体验路线”“民族团结茶话会”等特色项目,让红色资源转化为旅游资产;村党支部牵头注册“和美官田”区域品牌,整合各类资金打造“遗丘·官寨”民宿,联动本土“扎西卡达林”中端民宿群,形成差异化旅游服务。

擎旗典范路·关键支撑⑩ | 阿坝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凸显

麦吉村民宿

松潘县镇坪乡麦吉村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农旅、文旅双轮驱动,抢抓川青铁路开通契机,培育“村史馆+非遗作坊”体验点,推出羌绣、花椒木制作等深度体验项目,加工羌绣香包、抱枕、摆件等文创产品。通过引进民宿投资人,创建“云上麦吉”民宿品牌,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农村美、产业兴、农民富,阿坝州广袤乡村的幸福变迁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治理创新:

从“单向管理”到“共治共享”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阿坝州各地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提倡婚事新办方面:除直系亲属外,建议随礼不超过200元(还礼除外);烟每包价格不超过20元,酒每瓶不超过50元;婚礼仪式上只献哈达……这是金川县俄热乡科山村《文明公约》的内容。

擎旗典范路·关键支撑⑩ | 阿坝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凸显

金川县政协“金点子”规范科山村

红白喜事协商会议

近年来,科山村聚焦红白喜事热点问题,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成立由离任村党支部书记为会长,各村民小组组长、寺庙僧人为成员的红白理事会,通过《文明公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从简,同时提倡乔迁、升学、祝寿等余事不办。

科山村以《文明公约》推进移风易俗、赋能基层治理的做法远近闻名,全州各地纷纷效仿。

理县杂谷脑镇官田村推行“三事三办”工作法,将村民诉求分类为“大事、小事、私事”,对应采取“支部领办、能人代办、邻里帮办”机制,依托“随手拍APP”实现“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六步闭环,2024年化解信访积案3件。

擎旗典范路·关键支撑⑩ | 阿坝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凸显

桑坪社区志愿者队伍

汶川县桑坪社区建成党群互助暖心站,为新就业群体、社区居民提供高效可及的服务。暖心站率先上线全州首个“自助工具借还系统”,提供饮水热饭、避暑取暖、充电歇脚、应急药箱等基础便利服务,并定期开展健康义诊、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等活动。同时,接受服务的居民与新就业群体积极反哺社区,不少受益的外卖小哥、快递员主动成为社区的“民情前哨”和“流动网格员”,协助发现安全隐患、报告环境卫生问题等。这种“服务-感恩-回馈”的良性循环,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厚互助氛围,凝聚起强大的社区治理合力。

“治”得社会和谐,“理”得人心思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在阿坝州逐渐成形。

新闻行动报道组

图片来源各县融媒或网络

记者 | 梁敏 王和斌

编辑 | 王淼

责编 | 尤莉

编委 | 梁敏

评论